让学术圣殿愈加熠熠生辉

发布日期:2017-05-09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步入位于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会堂,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社科学者名人墙”。墙上挂满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名家的照片。一张张坚毅执着的面孔、一个个在学术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令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一种感觉油然而起:这是一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神圣殿堂。

  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三大定位”之一,是党和国家赋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神圣使命,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大责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在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事业中,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家队”,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在为完成这一使命而不懈奋进。
  大师云集 经典传世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历史上,曾集聚了郭沫若、范文澜、陈垣、潘梓年、金岳霖、陈翰笙、郑振铎、吕振羽、侯外庐、吕叔湘、冯至、尹达、于光远、孙冶方、许涤新、钱俊瑞、丁声树、夏鼐、何其芳、刘大年、顾颉刚、俞平伯、罗尔纲、贺麟、钱锺书、宦乡、张友渔、徐梵澄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一代代学者在这里焚膏继晷、厚积薄发,完成了众多具有时代坐标意义的经典之作、奠基之作、填补学术空白之作,产生了讲不完的学林佳话,奠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厚而光荣的学术传统。
  郭沫若主编、胡厚宣任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范文澜、蔡美彪等的《中国通史》,吕叔湘、丁声树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侯外庐等的《中国思想通史》,钱锺书的《管锥编》……这份长长的书单,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奉献给学术界、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的优秀成果。
  《甲骨文合集》项目主持人胡厚宣先生为拓印此前未著录的甲骨文,几乎跑遍大半个中国,探访了90多个机关单位、近50位私人收藏家。其间,他曾长途跋涉,坐过老牛破车,住过动物园,为搜拓甲骨吃过不少苦头。
  1982年,13册的《甲骨文合集》(以下简称《合集》)出齐。1999年,《甲骨文合集释文》(以下简称《合集释文》)面世。在这场“长征”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宇信等人锤炼成才。王宇信曾和同事孟世凯手写了《合集》的全部41956张卡片,又和杨升南担任《合集释文》的总审校,一条条地将释文对照《合集》原稿校读,硬是“啃”完了一摞摞原稿。
  已故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陆学艺长期深入基层调研,直至病逝前夕,仍在以极大的热情组织全国百村大型调查。他的《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等论著,被誉为中国农村社会学、农业经济学的扛鼎之作。同行称赞道,“他的学问散发着中国泥土的芳香”。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史金波作为中方项目负责人,组织专家四赴俄罗斯整理、登录、拍摄俄藏黑水城出土文献。这项工作至今已历时24年,出版《俄藏黑水城文献》25册。解破西夏文草书是一个新的学术难题,也是一个新的学术制高点。无论工作多忙,史金波也要抽时间译释文书。除每天在电脑前反复辨认、揣摩推敲外,出门在外时,一有空闲,他都会拿出西夏文文书识读,卷不离手,全身心地沉浸在解密这批古代档案之中。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译本有400多万字,内容篇幅是印度另一大史诗《罗摩衍那》的四倍,将其译为中文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工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黄宝生的主持下,历时17年完成了此项传世工程。在向终点冲刺时,他夜以继日、全神贯注地工作,有时半夜搁笔入睡,梦中还在翻译。
  在5卷本《东方哲学史》的编纂过程中,3位团队成员遗憾离世。其他成员化悲痛为力量,完成了这部近300万字的巨著。它被誉为世界东方哲学研究领域的“拓荒性”作品,填补了世界东方哲学史研究一大空白,奠定了世界东方哲学整体研究的基础。
  类似的故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中不胜枚举。心血灌溉,春华秋实。建院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时代同行,以学术成果回馈时代。截至2016年底,全院共完成12938部专著,147003篇学术论文,27140篇研究报告,3724部译著,23473篇译文,33266种学术资料、514 种古籍整理,1108部教材,1819种普及读物,1886部工具书。此外,还有大量的理论宣传文章等其他形式的科研成果问世。其中,许多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砥砺学术,铸就精品。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自1996年设立,截至2016年已进行了九届评选工作,共评选出《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法制史考证(甲编)》《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6卷本)等千余项优秀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术研究水平,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也代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为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殿堂建设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创新 筑牢基础
  建设最高学术殿堂,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历经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最高综合研究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学科齐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要优势之一。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范围覆盖马克思主义、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国际政治和经济等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领域。有一级学科22个,二级学科273个,三级学科260个。
  近年来,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这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发挥了重要作用。甲骨学、简帛学、因明学、西夏文、八思巴字、契丹文字、女真文、纳西东巴文等学科获得了立项扶持。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力实施的“学科建设登峰战略”中,一批“特殊学科”获得了资助扶持。
  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始全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6年来,在创新工程的推动下,学者瞄准学术发展前沿,坚持“高、精、尖”的研究定位,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取得了更为丰硕、厚重的科研成果。《新大众哲学》(7卷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6卷本)、《中国文学通史》(12卷本)、《人民日报》“文学观象”专栏系列评论、《中华民国史》(36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第一卷)、《超越人口红利》、《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体制改革系列研究报告》、《中美关系史(1784—2013)》、《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系列(16卷)和档案文献系列(212卷)》等重量级的学术成果、学术品牌纷纷问世,并在学界乃至社会大众中引发了热烈反响。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主编的《新大众哲学》,自2014年9月问世之后,在学界和社会引发了热烈反响。有学者评价称,该书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遥相呼应,鲜明地提出了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命题。
  王伟光所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内容涉及广泛,论证严谨且自成体系,对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人民日报》“文学观象”专栏系列评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江教授主持,文学界知名学者、作家广泛参与。该栏目就当前我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现象、热点话题和焦点问题,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探讨和辨析,有的放矢地开展深入有力的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在文学界、理论界以及社会普通民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人才集中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传统优势”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坚持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并重,立足自主培养,同时引进适当数量的拔尖人才。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已拥有一支实力雄厚、专业素质稳步提升的学术队伍,“人才高地”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2006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恢复设立学部,推举产生首批学部委员47人、荣誉学部委员95人。2011年,增选学部委员10人、荣誉学部委员38人。2014年,又增选了第三批学部委员。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以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培育学术大师为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科研管理体制和人才激励机制的一项重大改革。
        面向机遇 应对挑战
  当前,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所面对的竞争和挑战也空前激烈,如何保持优势、激流勇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全院上下都有紧迫感、危机感。
  建设学术殿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离不开以高瞻远瞩的学术眼光,追踪中国和世界的学术前沿问题,关注各学术领域的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抓准问题敢于碰“硬骨头”,推进研究的深入;更离不开重大学术成果的不断问世。评价一座学术殿堂的地位,拿出能够推动学术发展、对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成果是必不可少的。多位学者对记者如此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告诉记者,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高殿堂的定位,其内涵之一就在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文学、历史、哲学、考古等的研究中,不仅应是我国的中心,而且应努力成为世界的中心。对此,需要有世界眼光,拿出真正的精品力作。以建院四十周年为契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发展迎来了新的阶段。在未来,特别需要继续发挥平台优势,全面、正确地看待和分析自身与外界,激发斗志,继续努力。其中,培养、造就一支在学科内具有举足轻重影响、不可取代的学者队伍非常重要。
  拥有一支优秀的学术团队是建设学术殿堂必备的条件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培育认为,造就一支优秀的学术团队,需要抓好三个环节:首先是引进真人才。“火眼金睛识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其次,培养人才。年轻学者要向学术大家学习治学精神,在研究中提升学术素养。再次,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运用激励机制,鼓励优秀学者承担国家级和院级的重点研究课题。同时,要重视和发挥离退休专家学者传帮带作用。
 
(作者:张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