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

发布日期:2017-05-09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40年前,也就是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基础上成立了。与改革开放同行并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挺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用学术书写了时代进步的华章。

  作为党中央直接领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家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自觉担负起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责任,将建设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置于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
  40载春华秋实,40载砥砺奋进,一部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著作在这里诞生,一篇篇阐释大政方针的理论文章从这里发出,一次次回击错误思潮的坚定声音在这里响起,一代代理想信念与理论素养同样过硬的人才队伍在这里传承。
  始终走在全国思想理论战线前列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奠定了基础。在这场影响深远的大讨论中,活跃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的身影。他们发表系列文章,召开研讨会,出版了论文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推动全国范围的思想解放发挥了积极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组织推动法学界开展“人治与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重大问题的讨论,在全国法学界首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命题。
  早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前,马洪、于光远、刘国光等一大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理论工作者就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并不对立,价值规律起调节作用等一系列观点。
  这一个个历史片段,镌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40年发展坐标中最耀眼的标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声音没有缺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高地和中心。”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梅荣政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强大实力不仅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上,更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宣传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蒸腾澎湃的火热实践向纵深推进,气势恢宏的理论创新随之不断涌现。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所言,“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
  深入学习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一批批及时且厚重的研究成果,彰显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战斗力和行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党中央的新精神总是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体现出很强的‘四个意识’,尤其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表示。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各学科体系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如何摆脱具有西方意识形态属性的西方话语的影响、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史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典范。
  郭沫若、范文澜、侯外庐、刘大年、胡绳等一大批饮誉海内外的史学大家高举唯物史观旗帜,开辟了中国史学新天地。中国现代史学因此与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考经证史为特征的传统史学彻底区别开来;也与以资产阶级唯心史观为指导、以实证为特色的近代史学彻底区别开来。沿着老一辈史学家开辟的道路,一代又一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史学推向前进。
  “马克思主义史学绝不能在我们手里断了种。”心怀强烈的责任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于沛等一批学者不惜耗费近10年时间,投身于六卷本《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的编著之中。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系统阐释中外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学术史专著,被学界盛赞“达到了国际水准”。
  在文艺理论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提出“强制阐释论”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在构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整体框架视野下,“强制阐释论”概括和提炼出了能够代表西方文论核心缺陷的逻辑支点,在国内外学界持续引发热烈反响。
  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简单背诵马克思主义词句,而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真正贯穿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当中。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基础理论研究,梳理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理论发展成果;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等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专题研究……春潮涌动、豪情满怀,中国社会科学院全院上下正在认真落实“马克思主义+学科”计划,各学科通过制定中长期规划,努力加快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发挥党的意识形态重镇作用
  2015年12月2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5年度重大成果系列发布会基础研究成果专场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文选》的发布引起了媒体格外关注。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反思历史、还原真实”的旗号,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史,起着消解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瓦解全国人民思想共识的负面作用,严重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都围绕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目标主动设置议题,组织优势科研力量,持续推出系列理论批判文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虚无主义批判文选》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10年来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这本书让无数普通读者产生了醍醐灌顶之感,“提高了对网上各种说法的判断力,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危害有了更深认识”。
  打好主动仗、占领制高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一系列意识形态舆论斗争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发挥了作为党的意识形态重镇的作用。“我们站在意识形态斗争的前哨阵地,要对错误思潮非常警觉,要及时跟踪把握错误思潮的最新动向。”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辛向阳此言,道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的担当。
  20世纪末叶,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谷,社会主义“渺茫论”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学者对苏东剧变进行长期深入研究,推出的《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等精品力作在党内外引发深入思考。“这些研究很有价值,澄清了一些人对苏联解体的错误认识,使人们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严书翰说。
  21世纪初,新自由主义在我国传播走向深化的关键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撰写大量文章揭露了新自由主义作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发挥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一次次对错误思潮的坚决回击表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不仅仅是普通学者,还是党的思想理论文化工作者,更是党的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战士。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书林评价说,“每当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杂音、噪音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引领了对错误思潮的斗争,弘扬了社会主义主旋律。”
  以体制机制创新保障阵地建设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的历程中,不断创新完善的体制机制提供了不竭动力。
  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基础上组建成立。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理论界的一件大事,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搭建了重要平台。参与筹建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崇富回忆说,“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成立后研究队伍人数翻了一番以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的壮大与这个举措密切相关。”
  矢力推动,蹄疾步稳。继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之后,更多创新举措次第铺展——
  布局更加全面。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启动。在积极落实中央“马工程”的同时,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自己的“马工程”,这种做法在全国并不多见。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障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保障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一号工程、灵魂工程、战略工程、基础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工程”截至2016年底已设立了192个项目,在全院得到全面推进、积极落实。
  制度更加完善。《关于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建设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的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等文件制定实施,标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形成了完整系统的制度规定,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平台更加广阔。为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培养计划”,2014年3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这让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平台再添“生力军”,目前已形成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等七大平台。乘着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春风,中国社会科学院又组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智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等马克思主义专业智库。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海良看来,这一系列举措巩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肩负光荣使命,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奋力前行,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和意识形态重镇建设推向新台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更强大的正能量。
 
(作者:毛莉)